三沙哨兵:国旗飘扬 初心滚烫
■陈 阳 毛文秀 解放军报记者 陈典宏 李由之
这是最美的中国红,也是西沙永兴岛最亮丽的风景——
国庆节前夕,永兴岛道路两侧挂起中国结,一面面红旗迎风飘扬。顺着海岸线望去,港池灯塔下,武警战士挺拔伫立。
这一刻,望着宿舍窗外蔚蓝的海面,武警海南总队某中队一级上士赵凯龙心中的牵挂又多了几分。作为丈夫和父亲,他又一次没能兑现与妻儿团聚的约定。
“你安心守岛,家里一切有我。”看着妻子发来的信息,赵凯龙的眉头舒展开来,露出笑容。
有一种坚守叫使命,有一种选择叫担当。“我有愧于你,却无愧于国。”每次仰望五星红旗,三沙哨兵心中便会升腾起一种澄澈的情感。
家与国,承载军人内心最深沉的情感。坚守,为家更为国。
作为一名老兵,赵凯龙上岛驻勤已有12年。12年来,赵凯龙和战友每天在海岛升起五星红旗。当他们在海边巡逻、执勤,心中的那抹红色始终鲜艳。
展开剩余91%晚霞满天,浪花拍岸。国旗缓缓降下,旗手认真叠好这面旗,珍藏在中队的“国旗陈列室”,并在“国旗档案”上一笔一画记录旗手的名字,以及第一次升起国旗、最后一次降下国旗的时间。
有国旗在的地方,就有滚烫的初心,就有铿锵的脚步,更有不变的坚守。每一面升起的国旗背后,都是官兵们用热爱和使命筑起的国泰民安。
在祖国第76个生日来临前夕,让我们聚焦永兴岛,聆听三沙哨兵和国旗的故事。
——编 者
永兴岛上的升旗仪式。
国庆节前夕,一名新兵在“国旗陈列室”深情凝望五星红旗。
战士在永兴岛巡逻。
战士整理“国旗陈列室”珍藏的国旗。
官兵在永兴岛主权碑前留影。
星空下的坚守。
“像海边的礁石一样迎击风雨,让守岛的心坚如磐石”
赵凯龙第一次登上永兴岛时,这里还是一个渔村。
放下行李,赵凯龙和战友就投入了“战斗”:扛砖块、挑沙袋,协助工人建设营房。忙碌一天,准备洗个热水澡,赵凯龙拧开水管,却发现流出的是带杂质的咸水。
那一刻,他的内心涌上一股莫名的失落。他想不到,接下来还有更多考验。
海边采沙、粉刷墙壁、建训练场、垒蓄水池……中队长给新战友们“打气”:“登上海岛,我们不仅要待得住、守得住,还要像建设家园一样把海岛建设好。”
战胜考验,首先要战胜自己。那年,强台风“蝴蝶”“海燕”接连袭击永兴岛。初具规模的营区,还扛不住这样的冲击。
赵凯龙和战友顶着狂风暴雨连夜加固营房,他那颗原本有些动摇的心,也在风雨洗礼中得到了“强固”:“像海边的礁石一样迎击风雨,让守岛的心坚如磐石。”
随着营区建设的完成,官兵们全身心投入执勤训练,对肩负的使命责任也有了新的认识:“守岛就是守国门,练就过硬的本领,才能守护好这片海、这座岛。”
松软的沙滩上,官兵们负重跑步,从没人叫苦;工地上的废弃轮胎,被战友们改造成自制杠铃等训练器材……他们争分夺秒训练,很快晒出“三沙黑”。每年新兵上岛,入营第一课的发言中,大家表达最集中的“心愿”,就是争当一名优秀的三沙哨兵,为祖国站好岗、放好哨。
如今的海岛,新营房拔地而起,配套设施一应俱全。在哨楼执勤,望着眼前一片蔚蓝,赵凯龙总会露出笑容:“永兴岛的美,是用坚守换来的。让五星红旗飘扬在岛上,把祖国放在心尖上。”
海天映国旗,是守岛官兵心中最美的风景。这一面面旗帜,如今珍藏在该中队“国旗陈列室”。
走进陈列室,凝望一面面珍贵的五星红旗,一页页“国旗档案”上记录着五星红旗与旗手的故事——升旗时间:2013年9月16日,旗手姓名:赵凯龙……
在永兴岛驻守12载,赵凯龙是中队第一任升旗手,如今他已带出数十名旗手。在赵凯龙心中,五星红旗是祖国的象征,在海岛上升起国旗,宣示着国家的主权,也见证着官兵们的坚守。
当年,赵凯龙和战友们刚在岛上安顿好,中队便接到举行升国旗仪式的任务。岛上原有的旗杆锈蚀严重,他们在工地上找到一根长度合适的钢管,清除锈迹涂上漆,打上小孔装铁丝,制作简易旗杆,自己动手搭旗台。
仪式庄严而肃穆。他们在腿上绑沙袋练正步,在脚踝套上弹力带练定位;用自制哑铃练展旗,快速形成“肌肉记忆”……
升国旗仪式举行那天,驻地很多群众特地赶来观看,望着飘扬的五星红旗,不少人红了眼眶。
坚守的背后,“老三沙”的内心也有愧疚。赵凯龙说,他与妻子魏莉的婚礼因台风延期,儿子悦宝出生没能及时赶回去……守岛这些年,他错过了太多为家“遮风挡雨”的时刻。
那年春节前夕,中队安排赵凯龙妻儿上岛探亲。妻子带着2岁多的儿子辗转登岛,一家人的第一张合影,赵凯龙特意选择在国旗下。在他心中,守国就是守家。
那次海岛团聚,也让魏莉真正读懂了丈夫的选择,理解了他和战友为何甘愿把青春献给这座岛:“他们守的不只是岛,更是国家的尊严,是亲人的安宁。”
“祖国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,脚下的土地就有多亲”
“旗杆高19.46米,行进到旗杆需走128步……”闭上眼,深呼吸,这些细节在中士黄巧的脑海闪过。清晨,当第一缕阳光洒向永兴岛,三沙市政府办公大楼前广场上,守岛军民齐聚一堂,共同见证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刻。
铿锵有力的口令从升旗手黄巧口中传出:“正步——走!”
一步、两步……黄巧和护旗手停下脚步,立于旗杆之下。旋律响起,黄巧将国旗奋力向上一扬。鲜红的旗帜迎着朝阳升起,在海风的吹拂下猎猎作响。
“祖国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,脚下的土地就有多亲。头顶的国旗,就是心中的信仰。”每一次抬头仰望五星红旗,黄巧的眼中都满是深情。
回溯黄巧与国旗的故事,要从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说起。
那是他第一次参加升国旗仪式。站在队伍最前排,他看到身着礼服的战士肩扛钢枪、护卫着国旗阔步向前。远处的大海,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闪耀。鲜红的国旗、笔挺的军装,在那一刻交相辉映,宛如天地间一幅画。
仪式结束后,时任指导员应俊带着黄巧和新战友,来到西沙群岛纪念碑前,为他们讲述收复西沙群岛的历史。
“用鲜血和牺牲收复的领土,我们今天要用生命去捍卫!”聆听指导员的讲解,黄巧对肩上的责任有了更深的理解,想成为升旗手的愿望也愈发强烈。
“想当旗手,先把岗站好!”应俊看透了他的心思。黄巧心想,不就是站岗吗,这有啥难?
海岛四季湿热高温,阳光刺得人睁不开眼,一天数小时坚守哨位,黄巧的脸被晒得脱了皮。顶着烈日上哨,仰望着高高飘扬的国旗,他在心里暗暗为自己鼓劲:“在海岛坚守,干好每一件平凡的事,就是一种不平凡。”
为了能够亲手升起国旗,黄巧苦练队列动作,逐渐达到“踢腿带风、落地砸坑”的效果。最难突破的还是眼神,每次训练,他面对强烈的阳光,把眼睛睁到最大,可不到3秒眼泪就流出来。
祖国在心中,海岛在脚下,使命在肩头。经过反复练习,黄巧终于能在强光下保持眼神坚定,眼睛一眨不眨。
在国旗下,黄巧走过了一条能力进阶之路——一个月,通过考核成为护旗手;3个月后,被选为升旗手。为了让动作标准有力,他每天听国歌录音,从逐句卡点到默背旋律,最终达到“耳中无歌,心中有歌”的境界。
潮起潮落,斗转星移。一批又一批像黄巧一样的新兵,申请成为国旗护旗手、升旗手。在大家的守护下,一面面五星红旗在永兴岛上空冉冉升起。五星红旗飘扬在海岛上,更飘扬在官兵的心海上。
“向下扎根向上生长,岁月不会辜负每一段奋斗的青春”
华灯初上,永兴岛宛如一颗夜明珠。海岛营区热闹起来,欢乐的歌声不时响起,中队的乐队开始了周末表演。
人群中,列兵张家祥跟着音乐合唱,脸上洋溢笑容,就在当日下午,他刚刚得知,自己将作为正式升旗手,担负翌日的升旗任务。
晚饭后,张家祥迫不及待地打电话将这个消息告诉家人。他提前将皮靴打上鞋油,把礼服熨烫平整。
熄灯前,张家祥从指导员手中接过一面崭新的五星红旗,小心翼翼地将旗上的折痕抚平。那天夜里,躺在床上,他难以入眠,期待着黎明的到来。
晨曦初露。张家祥站在旗杆下,海风吹过面颊,他仿佛能听到自己怦怦的心跳声。
张家祥对于西沙最初的记忆,是乘坐补给船登岛时胃里翻江倒海的晕船滋味。那时的他还未意识到,这只是守岛考验的开始。
比起身体的不适,内心的寂寞更让人难耐——岛上的各种设施虽然齐备,但这里毕竟只是海中一隅,目光所及,除了几座建筑,便是无边无际的大海。那一刻,他明白了岛上流传的那句话:“在岛上一天是天堂,一周是正常,一个月便难熬了。”
看到张家祥情绪低落,一级上士李泽锋主动带着他和几名新战士,来到了岛上的抗风桐林。
这里是李泽锋坚守的“阵地”,每天他都要花几个小时打理树木。他还写了一本“种植日志”,详细记载栽种技术、土壤改良方法,也记录树苗成长过程中的新鲜事。
“你们知道永兴岛最初的样子吗?”李泽锋说,“那时岛上几乎没有植被,放眼望去全是白茫茫的沙滩。”
他顿了顿说:“为了给海岛添一抹绿,岛上军民每次归岛,都会背上一包家乡土——西北的黄土、中原的黏土、东北的黑土,还有西南的红土。中队官兵登岛后,也接过带土种树的‘接力棒’。”眼前的这片抗风桐林,便是官兵用家乡土一点点种出来的。
树苗成长的过程,也是军人坚守与扎根的过程。李泽锋指向一排枝繁叶茂的抗风桐:“这些树是永兴岛的‘守护神’,它们根系发达,枝干粗壮,就算遇上强台风,也能牢牢扎根。”
永兴岛素有“风岛”之称,全年大风天气超过200天,这些树木为何不惧恶劣环境?
“抗风桐的生命力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顽强。不管生长环境多恶劣,只要枝干或果实落在地上,就能生根发芽。”李泽锋指着一棵小树说,“这棵新生的抗风桐,就是用断枝培育出来的。”
战胜自己,首先要战胜“内心的恐惧”。班长的一番话,唤醒了迷茫中的张家祥。在永兴岛的晨光里,他种下了一棵属于自己的抗风桐。李泽锋知道,张家祥也种下了坚守的种子。
那天,张家祥在日记中写道:“向下扎根向上生长,岁月不会辜负每一段奋斗的青春。”
有一种成长,在海岛加速。在沙滩上练武装越野,在海水中练擒敌技能,在烈日下练队列动作……从那以后,张家祥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训练执勤,成长为同批新兵中的佼佼者,并被中队挑选为升旗手。
当国歌奏响的那一刻,张家祥目光坚定,将紧握在手中的五星红旗用力扬起,心中涌动无比的自豪。
在永兴岛最高处的石岛老龙头,一块礁石傲然挺立在海风之中,“祖国万岁”4个鲜红的大字被深深铭刻,历经岁月冲刷依旧清晰。
祖国万岁,国安家好!这是一代代天涯哨兵对祖国最无声也最真挚的告白,更是张家祥与所有守岛官兵心中如磐的信念。
图为李峻豪摄。
来源:中国军网-解放军报
发布于:北京市配资炒股网股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