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大家中午留着点肚子,下午食堂师傅们会做‘全鱼宴’,晚上请大家免费喝鱼汤、吃鱼丸、品熏鱼!”上海海洋大学党委书记王宏舟一声令下,大学生们迫不及待涌向校园明湖边。
秋分时节,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了。
农民、丰收,对这两个词语,“一心只读圣贤书”的大学生们该如何感受?今天上午,上海海洋大学举办了渔业科技创新与育人主题活动,“接地气”的说法就是,捞鱼。
今天上午,上海海洋大学举办庆祝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渔业科技创新与育人主题活动,活动以“庆水上丰收 谱蓝色答卷”为主题 新民晚报摄影记者 徐程(下同)
“一二三!嘿哟!嘿哟!”随着一声声劳动号子,在50余名师生的通力合作下,前一天晚上布下的渔网,正被拉起。活蹦乱跳的鲢鱼、鳙鱼、鲫鱼、鲤鱼等,跃出水面。新民晚报记者看到,不少都是大鱼,被捞上岸后,扑腾个不停。
这是上海海洋大学庆祝农民丰收节的活动之一。与往年不同的是,刚抓起来的鱼,有一小部分并没有直接送到食堂,而是“华丽转身”进了实验室。外形测量、鳞片年龄鉴定、内脏解剖、元鼎骨解剖……活脱脱成了“鱼学长”,为刚进校的新生上了一堂专业“解剖课”。
其他未能成为“鱼学长”的鱼产品,则直接进到食堂加工,以供师生们大快朵颐。
“做海大的学生,真幸福!”穿着迷彩服,在军训间隙来参加活动的大一新生感慨。
此外,除了校园水系里捕鱼以外,春季的“劳动试验田”也迎来了大丰收。在学生们的热情参与下,挖出来的红薯、摘下的玉米也被送到捕鱼现场,烤制出来免费给学生品尝。
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张玮副教授介绍,校园湖属景观水系,以鳙鱼、鲢鱼为主,它们生长速度快,可滤食浮游藻类,提高水体透明度。定期捕捞可以降低水里的氮磷水平,有利于生态平衡。“合理使用渔法对于改善鱼种结构、稳定水环境具有重要作用,对构建生态链也具有积极意义。”张玮说,“因此,捕鱼既是借此庆祝农民丰收节,也是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一环。”
拉网捕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很久前,宋朝诗人范成大就有“已插棘针樊笋径,更铺渔网盖樱桃”的记述。“拉网捕鱼具有网具结构简单、捕鱼效率高、渔获物新鲜的优点。”元鼎卓越农林创新班负责人孙诤说,“水底最好平坦,不要有木桩、石块等杂物;要在浅水区下网、深水区起网,因为鱼受到扰动喜欢往深水区跑。”
新民晚报记者获悉,这个9月,该校“元鼎卓越农林创新班”“农业经营管理硕士专项班”第一届学生也迎来了自己“一周岁”的生日。用农业经营管理硕士专项班导师晋洪涛的话来说,今年的农民丰收节,也是两个“专项班”在“实”与“践”方面的双丰收。
配资炒股网股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