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竞争激烈的暑期电影市场中,一部深具历史和战争题材的影片脱颖而出,那就是——《南京照相馆》。这部影片的总票房已突破8亿,预计将轻松达到37亿,毫无疑问,它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,演员们的贡献也不容小觑。
高叶再次迎来了她的代表角色林毓秀,而男主角刘昊然则因饰演阿昌一角而获得了意想不到的路人缘。然而,在这一系列正义化身中,一个身世复杂的人物引发了观众的深思。他便是被称为“汉奸”的王广海,由演员王传君饰演。
观众们对王传君演绎这个角色并不感到意外,因为他早已在观众心中建立起了良好的口碑。而这一点正是使得他所塑造的角色更具说服力的原因所在。但王传君究竟是如何走到今天,成为全国瞩目的演员呢?我认为,这与他深刻理解并把握了中国文化中的三个“隐性规则”息息相关。
展开剩余80%首先,他从不向现实妥协。娱乐圈内充满了潜规则,若想在其中脱颖而出,明星们往往需要低头迎合。然而,王传君选择了不同的道路。他的起点高于大多数演员,17岁便参演了电影《西施眼》,进而步入演艺圈。19岁时,他顺利考取上海戏剧学院,与江疏影、陈赫成为同班同学。毕业一年后,王传君凭借《爱情公寓》这部现象级剧集获得了广泛关注。然而这样的经典情景喜剧虽给他带来了稳定的观众基础,却也在无形中影响了他日后对其他角色的塑造。
“拍《爱情公寓》对我来说,只是一段经历而已,没那么重要。”王传君坦言,很多观众喜欢他所饰演的“关谷神奇”,因为这个角色看似傻乎乎的。但他对演绎的追求并不止步于此,而是力求更高的艺术追求。这样的表态或许被一些人视为自我限制,但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,王传君得以不断突破自我,迎接新的挑战。
其次,坚持对艺术的追求让他与众不同。尽管在当下流量和金钱成为许多明星的追求,王传君却始终从演员的视角出发看待一切。他曾拒绝了《爱情公寓》大电影的参与机会,原因则是他看到电影逐渐沦为广告的傀儡,失去了其原本的艺术价值。从他对工作的态度中,我们可以窥见他作为一名演员的初心与追求。
然而,要从电视剧转向电影并不容易。王传君曾经历了连续11个月未能接到角色的时间,他坦言:“卡里只剩下100万了。”这句话折射出他当时的迷茫与不安。为了寻找新的方向,他勇敢地卖掉了车子和房子,走出舒适圈,努力学习经典电影中的表演技艺。这一切都是他为迎接改变所做的准备。
如同一句老话所说:“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。”王传君终于在中年之际迎来了改变自己演艺生涯的作品《我不是药神》,为了演好角色,他努力减重,甚至在拍摄期间连续吃下44个包子与5碗面。为了达到更真实的表现,他不惜多次呕吐,换来了导演的赞赏。此后的《孤注一掷》、《无名》、《默杀》等影片中,观众看到了他不断蜕变的过程。
最后,他并未立下固定的人设,而是厚积薄发。近年来,王传君也参与了一些综艺节目,展示了他感性的一面,但他依然保持了一种独特的低调。在《南京照相馆》中,他挑战了一个复杂角色——在日本侵占南京后成为翻译的王广海。这个角色令他一开始感到犹豫,他坦言:“没有一个演员的志向是演汉奸。”但在导演的感召下,他认同了角色的重要性,最终决定参与演出。
在角色的演绎中,王传君不仅展现了王广海的脆弱与懦弱,更展现了他在直面历史残酷时的悲愤与觉醒。导演申奥在采访中称赞他的表演极具细腻,能够调动面部微小的肌肉群,展现出角色丰富的内心。
如今39岁的王传君,凭借多年的努力,已经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。在娱乐圈中,他显得尤为独特,不随波逐流,只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。尽管有人质疑他忘本,但在理想的道路上,总要做出取舍。王传君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,携带着目标与信仰,踏踏实实地向前走去。
在未来,希望王传君继续保持初心,带给观众更多精彩的角色,为中国电影带来新的光彩。
发布于:福建省配资炒股网股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