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太行"终于亮相了!昨天,央视军事频道公开了歼-16战机使用的涡扇-10B发动机实机裸图,这可不是小事。
这还是首次展示我军实装的WS-10系列"太行"涡轮风扇发动机整机!现场画面中,这款发动机采用较长的尾喷口收敛片,外观工艺相当精湛。
最令人惊讶的是,它外部管线异常简洁,一改过去国产发动机管线复杂的印象。
啥情况?
很多人都在问:我们真的赶上来了吗?
先说个事实。2025年7月18日这天,不仅仅是发动机亮相那么简单,它标志着中国彻底摆脱了对俄罗斯AL-31F发动机的依赖。
就在上个月,巴基斯坦空军罕见透露,他们引进的中国战机搭载的WS-10B加力推力已达14.5吨,这个数字几乎接近F119和WS-15的水平。
你可能不知道,涡扇-10B的涡轮叶片采用了添加稀有金属铼的镍基合金,通过真空熔炼和定向凝固技术形成单晶结构。
铼是什么?熔点高达3180℃的超级金属!它让发动机叶片耐高温能力一下子提升到1500℃以上,同时抗蠕变和抗磨损性能比传统镍基合金提高了整整30%。
而在涡轮盘上,涡扇-10B更是采用了镍铬铁基粉末冶金一体成型工艺。这项源自火箭技术的工艺,解决了传统锻造盘晶界脆化问题。
酷!
如今的太行发动机推重比已达7.5,最大加力推力125kN。这些数据在十年前简直不敢想象。
再看看美国的F119。这款被美军捧上天的发动机,官方标称推重比10,最大推力155.7kN。
但是!
2025年2月曝光的美国联邦审计局文件却显示,F119实际推重比仅为7.95!美方一直在夸大其性能,冷却系统更是导致结构重量增加了30%。
航空专家王亚男日前接受采访时直言:"WS-10B通过技术迭代已经实现了对AL-31F的全面超越,为WS-15的研制争取了宝贵时间。"
让我们看看发展历程。中国的WS-10系列始于1984年的"高推计划",历经WS-10A(2005年定型)、WS-10B(2016年量产),最终发展至即将在2025年底量产的WS-15。
对比美国,F119于1991年立项,1999年定型,是美军唯一的小涵道比大推力发动机。
最讽刺的是,美国后续的变循环发动机项目(如AETP)因技术难题停滞不前,原计划2028年服役的AETP已被推迟至2035年后。
中国航空研究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告诉我:"WS-10B标志着中国已经站在了与美国同一起跑线上,而WS-15则代表中国已经开始领跑。"
数据不会撒谎。今年3月,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局报告显示,中国2024年航空发动机研发投入达220亿美元,年增长率15%,首次超过美国的180亿美元。
这投入太值了!
实际上,涡扇-15已经完成多轮装机试飞,推重比高达10.5,低空高速性能已优于F119。
别惊讶,就在去年9月,国际航空科学理事会发布报告指出,中国在铼基单晶合金、粉末冶金等材料技术上已领先全球,这些正是高性能发动机的关键技术。
更有意思的是,2024年10月,俄罗斯联合发动机集团公开承认,中国在单晶叶片技术上已经领先他们,并寻求合作开发下一代发动机。
这转变太快了!
要知道,当年各种媒体年年踩中国发动机,月月踩,日日踩,踩得中国军迷垂头丧气。那时最常用的话术就是"推重比"——太行推比7,美国F119推比10。
谁能想到,短短几年,真相大白于天下。
英国罗尔斯-罗伊斯公司去年12月与中国合资的航空发动机维修项目,专门维护遄达系列发动机,这可是国际航空巨头的认可。
我认为,央视此次公开涡扇-10B的实机图像,背后有更深层次的含义。这意味着什么?
意味着这款发动机已经不够先进了,可以公开展示了。更先进的涡扇-15即将量产,甚至新一代发动机可能已经开始装机试飞。
在军用发动机领域,中国走过了从"跟跑"到"并跑",再到如今的"领跑"的历程。或许正是因为长期面对美国"严重虚标"的技术指标,我们才保持了高度的紧迫感和持续的投入。
拥有自主可控的军用发动机,意味着中国战机再也不会受制于人。这是一个技术突破,更是一个战略突破。
想想看,原本被认为落后30年的技术领域,如今不仅赶上来了,还开始领先。
这是什么样的速度?
你如何看待中国军工技术的这一重大突破?
配资炒股网股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